如果你驾驶一架飞机,从北美到亚洲,最近的距离怎么走?估计很多人会在地图上画一条直线,穿越太平洋,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近嘛。实际上,这是错的,因为我们的地球是圆的,而地图不是圆的,地图上看起来是直线,其实是在绕远路,而从北美经北极,以地球半径为圆周,最后从俄罗斯飞入我国领空的大弧线,才是最近的。
有时候,“直线”距离并非最近
(资料图片)
而这一航线也被称为“大圆航线”,由于北极地区的盛行西风一般强度较弱,再加上航程较短,因此,越来越多的西飞航班,比如从美国东岸到北京,都会取道北极航线,不仅可以节省时间,还能节省燃料,并增加有效负载。
当然,北极航线也有缺点,由于是在极地飞行,地球磁场和太阳辐射与其他地区有些不同。所以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《极地运行手册》的规定,飞机在进行极地飞行前,需要检查辐射,地磁风暴G4及以上,太阳辐射S3及以上,无线电失效R3及以上,就不能飞行。
无线电会受地磁风暴、太阳辐射的影响
除此之外,还要确保飞机所携带的航空燃油实测冰点高于航线上的大气温度。而且极地地区缺少地面对应的导航设施和雷达,冰川还会产生镜面反应,可能导致机载气象雷达不能正常工作,因此需要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驾驶。
冰川还会产生镜面反应
由于北极地区接近北磁极,罗盘可能会无法正常显示方向,在全球定位系统未开放为民用以前,飞机的导航系统并没有足够能力引导飞机飞越北极地区,加上那时候飞机的航程也不足穿越西伯利亚广袤的无人机,所以迟迟无法开通北极航线。
那时候的飞机还不足以飞越北极
另外,考虑到北极地区的极度严寒天气,飞机上必须备有严寒地区专用的求生装备,例如煤油炉、棉衣、毛毯、高热量的干粮等,以备飞机万一发生严重故障,需要在北极地区紧急降落之用。为了避免此等事故发生,在起飞前,飞机所有的装置,包括发动机、辅助动力装置、电力、液压系统等,都需要更为严格的维修和检查。
乘客推飞机你有没有感受过?
这就是北极飞行的“乐趣”
在冷战时期,由于北极地区遍布核潜艇和秘密军事极地,苏联领空基本处于封锁状态,因此一般的飞机无法利用北极航线,硬闯甚至还会发生危险,比如1983年的大韩航空007号班机,就是因为走北极航线,误入苏联领空而被击落。
韩国003航班
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才开放领空,再加上此时波音747-400等续航距离超过13000公里的洲际型客机投入运营,一般民航机才可能取道北极航线,从而大幅拉近了北美与亚洲之间的距离。
以前的飞机根本飞不了
有意思的是,在1998年俄罗斯政府首次批准开通4条北极航线后,第一个亚洲航班是国泰航空的CX889号航班。它在当年6月,就派出一架载有137名旅客的波音747-400,从纽约起飞,经过15小时35分钟的飞行后,于香港时间7月6日6时20分许降落在刚启用的赤鱲角机场,成为第一个到达香港新机场的商业航班,飞行全程14103公里。
也算是创造历史了
从北美到亚洲的西飞航班,现在越来越多地采用北极航线。不过,从亚洲向东飞往北美洲的航班,一般并不使用北极航线,而是取道较南的北太平洋,再从加拿大或美国西岸进入北美洲。
东飞不走北极航线
这是因为北太平洋有较强的盛行西风,飞机可以顺着西风飞行,比北极航线更节省燃料和时间。另外,即便是现在,纯货机一般仍需在阿拉斯加的安克拉治中途停站加油,因为它们会尽量装载货物,起飞重量较重,所携带的燃料并不足于直接飞越北极地区。
停靠安克拉治的货机